第二百六十章 大明!大明!(二合一大章)(2 / 2)

还好的是,皇宫内帑有着不少的银子储存,也就是李牧抄家得到的那一大笔银子,前期只给锦衣卫用了一小部分。

如今倒是可以拿来支撑大明军队的前期正规化建设,这也让李牧不得考虑,如何解决大明税收上弱下强的问题。

当然,李牧也没有傻到强行对地方进行征税的地步,本来整个大明就处在风雨飘摇中,摇摆不定,随时都有倒塌的迹象。

再强行征税,地方上就会将这些多出来的税收强压在百姓头上,这样一来,百姓就会在逼迫下走上极端,行起义造反之事。

大明的灭亡,究其原因除了外部环境有女真侵边,再有就是内部恶略的生存环境下,被逼迫的百姓掀起了浩大的农民起义。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百姓参加的起义造反,就不能叫起义造反,只能叫做叛乱。

陕西大旱在李牧的插手下,很快被扑灭,这也间接的为大明解决了一个大麻烦,那就是在陕西驿站当差的李自成不会因为大旱丢了工作。

正在赈灾的陕西境内,即使历史上的闯王李自成真的丢了工作,也没有先天条件煽动百姓跟他起义造反。

三千万担粮食,足够让整个陕西百姓一年不用劳作都有吃食,更何况中国的百姓是一个对土地非常执着的民族,即使灾年也要在土地上播撒来年的希望。

因此李牧为这个勤劳的民族准备了新的礼物,一种耐旱的粮食,让他们即使在灾难都能顺利的播种,种下来年的希望。

能够靠他们的双手通过劳动获得粮食,只要手中有粮食,这个勤劳的民族,就不愿意干这种起义造反掉脑袋的事情。

本本分分的靠着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中原大地,也就没有任何农民起义造反的因素存在。

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也只能淹没在李牧了解的那个历史中。

说了这么多,李牧任然绕不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快速改变朝廷的税收问题。

一亿多两白银总有花完的时候,只有找到新的财路,整个大明朝廷才能够正常运转,兵制改革,军队正规化建设才能过有效的持续下去。

这里面那一项都离不开银子,可以说没有银子,所有的事情都不好展开,李牧今后想要平稳的对大明进行任何改造都会非常艰难。

不管是军队,还是朝廷,也或者地方、百姓,以致今后的赈灾都逃不出一个钱字。

问一个国家,政府干什么才是最挣钱的?也许有人会说开采石油?倒卖资源?人口买卖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想到的财路,但都不是最挣钱的。

如果说一个国家最挣钱的买卖是什么,李牧会说是货币发行,也只有国家才资格做这个的买卖,敢做这个买卖。

其他人要是敢做,唯一的下场就是杀头,抄家灭门。

货币发行,这里面的利益可以说无比的大,在本位面只要掌管了货币的发行权,那就相当于掌控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掌管了百姓的钱袋子。

有人说,即使拥有了货币发行权,也不能随便印制货币啊,随便印制的话,那不就是造成百姓手里的货币贬值吗?

错,印制货币也是发行货币的利益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利润部分。

李牧知道一点,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总能平安度过去,所用的方法就是将本国的金融危机平摊给全世界。

确切的说是平摊给那些储备美国国币的国家。

如何转嫁?方法就是增印货币,让那些国家储备的美国货币贬值,强行从那些储备美国货币的国家手里掏钱来花。

依次类推,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中最大的利益点,其实就是逐步贬低本国百姓手里持有的货币。

当然这其中所使用的方法,不一定都是增印货币一种,金融总是有很多方法,从发行出去的货币身上获得足够的利益。

废除旧的货币,发行新的货币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货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也是掌控一个国家的民生所在,同样也可以控制军队的忠诚。

而李牧为大明朝税收所想的财路,就是逐步改革大明货币发行,这个来钱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

只不过,李牧没有打算让朝廷主持大明货币改革和发行,为了牢固的掌控朝廷,他将会让内帑建立大明皇家银行,来进行这次改革和发行新的大明货币。

事情不是一蹴即成的,大明新的货币改革和发行,需要慢慢来,不仅要考虑到如何防伪的问题,还要重视白银储备的问题。

整个大明白银储备,不可能只靠皇宫内帑那一亿两白银,尤其这一亿两白银从兵制改革开始后,就会如流水般花去,根本等不到货币改革展开,就有可能花完了。

还有一点就是如何提高货币防伪,在大明发行新的货币,李牧不可能用白银当货币主体,纸币才是王道,铜钱为辅。

尤其从宋朝商贸往来用的交子,到现在大明朝流行使用的银票,都是古代普遍的纸币,他就更不可能越改越回去了。

发行纸币里面的利益比金属货币还要引人犯罪,可以说金属货币有时候还是他娘的赔钱货。

白银储备问题,纸币防伪问题,这些都需要李牧回本位面之后,在本位面才能够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只有等李牧下一次从本位面回来后,大明皇家银行才能开始展开货币发行的事宜。

现在最主要的是兵制改革,以及辽东边防问题,只要把女真这个顽疾解决了,大明内部的动乱都是小问题,可以让李牧翻着跟头玩耍,随意折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