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学不是天堂!(1 / 2)

人间守卫 天山客卿 1744 字 12天前

人间是什么?人所在的空间,就是人间。也就是说,人间里面人是最多的。只是人这种动物自诩比其他的动物更加的高级,就老是把自己的位置摆在最上头,眼里谁也瞧不起,唯我独尊的狂妄姿态,关键是人自身实际上什么本事都没有,确实也不清楚人的这种自豪感和所谓的身份归宿感来源于何处。能够让人一直这样自欺欺人的在人间生活着。

人间不是天堂,没有天堂里的那么多美好。也不是地狱,没有地狱里那么多的丑陋,有的是戴着面具戴上面纱的遮遮掩掩的罪孽。没办法呀,以前一直在温室里生活着,没怎么经历过外面世界的风风雨雨,也就总会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幻想。

就总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和学校里要好。因为对于还在上学的学生们来说,他们最直接接触的就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涯。所以,对于学习这一块,他们的感觉是最强烈,也是最丰富的。

在他们看来,当一面学生是没有自由可言了。成为一朵温室里的花朵,是一点儿也不舒服的。他们感到自己被压迫着了,他们觉得知识的海洋,就是苦海。吕逸兴不知道其他的学生是不是都是跟他一样的想法,都只是为了考大学而去读书的,并不是真正的对知识本身感兴趣。

再加上他们小小的脑子里根本就不清楚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所以他们读书的动力就会远远不足。当然,如果学生们能够保持着自己的个性读书学习着,那倒勉勉强强也能够接受。毕竟生活当中,也不是一点快乐也没有,还能潇洒的做自己的同时,去苦中作乐着。

在吕逸兴的那个时代,学生时期总归是更加单纯的,没有那么多的信息轰炸。毕竟现在都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了,这些杂乱的资讯一股脑的也涌入了校园里头。当然,由于中小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半封闭式的教育,生活在处处都不让他们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禁锢的空间和氛围之内。因此,来自于讯息方面的影响也就没那么的强烈了。

未成年人认知世界的途径是遭受到净化的,是大环境刻意经过一番挑选,灌输过来的。所以,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浅显、模糊和不真实的。这也是他们大部分人都会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奢望和幻想的原因。

不知道是不是大人的世界太过于复杂,所以搞教育的那些大人们就采用了这种不自由的方式去进行孩子们的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其实隐藏在公平公正背后的,是大人们的各种心眼和自私自利。

社会信息化了,人的心思也资本化了,金钱化了。几乎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但凡同理智搭上一丁点边,就一定是从利益的角度去分析利弊的。顶多有些人比较的直接,而另外一个人则比较的圆滑,擅长画大饼,对自己,也对周围的其他人。

分析着利益相关的各种事情,然后就心甘情愿的被利益牵着鼻子走。唯利是图的人,变成了更加现实的存在,而非令人厌恶的存在。人们当然还知道什么叫作底线,对于那些为了赚钱和牟利而毫无底线的人,大家伙还是会打从心底里讨厌他们的。主要是觉得这类人太过自私,要像大多数人一样,自私是自私,但是会有些收敛,会有些隐藏,不会做得太明显和过分。因为没钱没利的人,才是芸芸众生。

秉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理,那些少数的有钱人自然得识趣,也得懂得分寸,不能太得意忘形,太脱离群众,太把自己架空自己。那样只要他们下面的脚架心里不痛快,撂挑子不干的话,他们会从高位上狠狠的摔下来,摔得很疼很疼。而人们在看到他们摔疼的样子,也不会有丝毫的同情和可怜,会觉得这一切都是他们活该,会觉得是因果循环下的报应来了,让人感到大快人心,忍不住拍手称赞。

人们很奇怪的,碰到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的时候,总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就好像退让了一步,自己就会吃亏,就会特别的难受一样。反正人人都不想吃亏,人人都想紧抓住自身的利益。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变得很脆弱了。不光脆弱,甚至还会在不知不觉间化身为利益的一种,被有心人加以利用、经营和谋划。

进入到了社会之后,仿佛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氛围,那种什么宝贵的东西都能够化身为利益的氛围。那种氛围很压抑,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总是弯着腰驮着背的。看起来有好多人笑得很灿烂,这个人的性格很开朗,很阳光,但那都是一些呈现给外人看的表象。

甚至为了维持好这些令人喜欢和在意的表象,人人都挖空了心思,人人都成了资本的奴隶,用各种衣装配饰和化妆品去打扮自己,将自己呈现出来的面具和形象,变得光鲜亮丽。